淮安市淮安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
淮安市淮安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
全文检索   
扎根农村 聚焦富民
发布时间:2017-09-15     浏览次数:     来源:

 

扎根农村        聚焦富民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区委农工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之总结思考

 

淮安区委农工部工作作为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党委部门, “如何破解当前农村发展的难题”是现在最为关注的。在日常工作中,“农民的需要、基层的声音”就是我们工作的内容。如今,农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反映最强烈的问题,集中在如何充分利用资源,发展生产、改善民生。重点反映农村生产基础设施薄弱、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老化等方面如何破解这难题,增强农村基层组织服务农民、发展经济的实力,让基层组织“有力办事、办事有力”,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任务。

淮安区农工部始终致力于发展村集体经济。我区除了南闸、流均等少数村水面等特色资源丰富外,广大农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发展资源——除了土地。那么,对普通村来说,要发展集体经济,只能也必须在集体土地这一最大资源上做文章、动脑筋。因此,我们设想以村或者村民小组为单位,集体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。集体以存量资产资金以及上级扶持资金入股,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,有条件的可以吸引产业相关的龙头企业入股,合作社由村集体掌握控股权,实现 “统防、统治、统耕、统种、统收、统售”的“六统一”,对参加合作社村民,年底按照“保底分配+二次分红”的方式分配利润。这样既增强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,又有效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,“让村民外出挣钱心不烦,多元化挣钱不再难”。

该项工作在淮安区委区政府的推动下,已初具成效。季桥镇南湾村现有农户437户,人口2046人,耕地面积2018亩。在党组织的号召下,南湾村鼓励村民兴办实业,村党总支书记带头兴办粮食加工企业,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难题,也解决了“先富起来”的问题。如何将胜利果实分享给全村农民是放在面前的新难题。淮安区农工部通过实地调研,提出了以村集体领办形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,农户、集体、企业分别以土地或资产入股,村组织控股管理,形成“村集体领办”的“合作社+农户+龙头企业”的运作模式。现如今全村已有386户计1520亩耕地加入了合作社,农民平均每亩增收400多元,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.43万元,南湾村集体经济有了明显的改善。在此基础上,淮安区农工部继续帮助解决发展后劲欠缺问题,于今年为南湾村争取到省级200万元的集体经济发展综合试点项目,该项目将于11月份投产,投产后预计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以上, 极大增强村级组织服务“三农”、改善民生的能力。